查看原文
其他

邓晓芒:澄清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 社会科学报

姜晶花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在南京师范大学悲鸿讲坛作的第三场讲座,深入讨论了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原文 :《澄清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作者 | 本报特约记者   姜晶花

图片 | 网络


目前学术界对康德美学的理解仅在审美判断力层面,邓晓芒先生认为这过于表层,且忽视了目的论及其意义。因此,有必要澄清《判断力批判》中的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地位,以更好把握康德美学在其哲学中的位置和作用。这种澄清从审美判断力批判与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两部分的关系,以及与批判哲学及整个哲学形而上学的关系展开。


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的关系


学术界多数人将《判断力批判》归于美学著作,而忽视有关目的论判断力部分的内容,并认为鉴赏力和目的论毫不相干。这在邓先生看来是没有澄清康德第三批判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误解。康德在给友人赖因霍尔德的信中表明,鉴赏力批判本身就属于目的论。康德试图在判断力批判中寻找目的论的先天原则,他从来没有把目的论排除在审美判断力之外,不仅如此,他还把审美判断力描述为自然的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本身属于唯一具有先天原则的合目的性。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则是审美判断力的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推广和附会到自然的客观质料上去的结果。



康德将合目的性分为四种: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审美)、主观质料的合目的性(实用)、客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几何学)、客观质料的合目的性(自然有机体),这里主要讨论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审美)和客观质料的合目的性(有机体)的关系。由此可见,审美判断力批判谈的就是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与目的论当然有关,但目的论范围更广,而唯有审美判断力是为目的论的运用奠定先天原则的,属于最本质原则。所以说,审美判断力为目的论确定了判断力的先天根据,从中引出了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先天原则就是想象力与知性或理性的自由协调活动,在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中则是知性和理性的协调活动。

  

由此可见,整个判断力批判都是谈目的论,但第二部分才是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它是指运用目的概念针对自然对象作判断,而审美判断力批判则只是对目的论中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的先天原则进行批判,主要是寻找目的论的先天原则在哪。康德所证明的是,目的论只有在它的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或者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审美判断力)方面才有其先天原则,这就是主观普遍可传达的情感原则,即审美共通感的原则

  


在第三批判中,康德将审美判断力看作是“规定性判断力”的颠倒,即一种“反思性判断力”,就是从现有的经验材料不借助客观概念去反思其中的普遍性。这个普遍性不在经验对象中,而是在主体中,是从对象上“反思”到自己的主体。康德认为,反思性的判断力具有先天性原则,即主观性情感有一种先天的普遍性,也就是情感的共通性。然而,这种反思性判断力虽然有先天原则,但并不是客观知识,它只有主观的先天性,而没有客观的先天性。但当我们用它来考察某些自然物时,它会形成一些貌似客观的“知识”,这就是自然目的论。


在这里,反思性的判断力是将一切偶然的规律都统一于可无限趋近、不可能达到的终极目的,因此,这不是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的关系,而是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的关系。人们对这两部分的关系长期困惑的原因就在于此。邓先生例举李泽厚先生有关两方面关系的论述,李先生将自然美作为两部分的衔接点,比起苏联美学界,这是一个很大推进。然而,这个衔接点李泽厚先生并没有找准。在邓先生看来,自然美只是一种效果、一种美感,真正的衔接点应在艺术活动和有机体的关系中去寻找。



有机体本身有内在目的性原则,即每部分都以整体为目的,同时又互为目的。因此,关键是要从有机体内在目的性中寻找与审美判断力的衔接点,这个衔接点,康德认为是艺术美。康德从一般艺术中从低到高分出四个层次,第一,凡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为的活动都是艺术活动;第二,与理论活动不同的实践活动,即日常的熟练技术;第三,与一般熟练技巧不同的一种自由艺术,仅仅为了满足兴趣或体现一种能耐与自由,即手工艺;第四,美的艺术,仅仅以表现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则的纯粹艺术,这是最高的艺术。康德认为,艺术必须像似自然才是美的,而自然界必须像似艺术品也才是美的,这里包含着审美判断力向自然目的论的过渡。由此,自然目的论与艺术美才有了一种相互关系,是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的,这其中就包含了衔接点。我们平时说一个作品天然成趣、自然浑成,一处自然景观鬼斧神工,就表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这种关系。

  


依据这样的关系就可以把某种客观自然物看成有意图的、有技巧的产品,即在有机体中暗示着某种巧妙的安排。但区别在于,艺术品各部分不论其如何巧妙关联,却并不是自行组织、自己繁殖、自身修复的,而是由外部的意图(艺术家)拼接而成的。康德对有机体的构成原则有两个要求,第一要求是要各部分都以整体为目的并且互为目的;第二要求是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必须相互作为有组织的、自组织的而客观上结合为一个整体。


艺术品虽然是外部理性的产物,是艺术家外在安排的,但却必须被看作没有艺术家而自然发生的,这就启发了第一个要求,间接也引发了第二个要求,即通过艺术品的外在合目的性而启发了自然物的内在合目的性。有机体的目的是自然界本身,但在康德看来这仍然是反思性的判断力,而不是科学知识。由有机体的内在目的性原理扩展开来,整个自然界都可看作一个巨大的有机体,一切安排都是合乎目的的。康德认为,整个宇宙包括人类社会都是内在目的性的存在,而且只有人类的道德才是宇宙的终极目的,才有资格将自然统一成为目的系统。

  


总之,审美判断力与康德目的论判断力是目的论的两个不同层次。审美判断力为目的论在人的情感能力中找到其唯一可能的主观先天原则,即情感传达原则;目的论判断力则立足于艺术所体现的情感传达原则,对自然界客观事物进行反思性判断力的批判,从而澄清了目的论判断力的条件(先天原则)、范围(扩大到大自然)、性质(从艺术、美扩大到有机体,自然目的论体系)和作用(使人的道德成为宇宙的终极目的,引出对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可见,在这种关系中,审美判断力处于更深的层次,是一种基本原则的确立;而目的论判断力则更广泛、更全面展示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通过目的论所形成的一种过渡关系,从认识过渡到道德,最后在自然界的崇高的美中走向宗教。

 

审美判断力与批判哲学及形而上学的关系


审美判断力只能有基地,但无领地。第三批判与之前两大批判是过渡关系。这是基于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道德必须要建立在审美判断力批判这座桥梁上,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构成一个体系,分别对应认识能力、欲望能力和情感能力。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没有提及第三批判,但却隐藏着某种迹象,预示着后来的第三批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后部分提到了目的论,即建筑术。因此,康德认为,在判断力上他完成了三大批判,第三批判并没形成形而上学体系,但却使两大批判的结合更为牢固,审美判断力是“一切哲学的入门”。虽然康德之前有两大批判,但是还不足以追溯到最终的源头,第三批判才是更深入到一切哲学的源头,即判断力的源头。而这就是人具有的普遍性的情感的理由,情感的传达是认识和道德的源头。

  


首先,情感能力是一切理论哲学的入门。情感在认识活动中无独立位置,但是我们两个或多个知识的经验性自然规律,在一个将两者包括起来的原则之下达到了一致性,这就是引起愉快的根据,常常是引起惊奇的根据。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已经有了人的情感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在属于自然的合目的性中已经包含了属于审美的合目的性,这就是“科学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惊奇感。知识的普遍可传达性也要以审美的可传达性作为前提,而审美普遍传达性是基于共通感,康德认为我们可以将共通感作为知识可传达性的必要条件。

  

其次,审美判断力也是实践哲学的入门。康德认为,实践哲学的最高点是先天立法的自由以及其独特的原因性,这种原因性应当有效果,按照自由概念而来的效果就是终极目的,它是应当实存的。人们为此就预设它在自然界中可能性的条件,那就是作为自然界一份子的人使得自由能够实现它的应当,而预设这条件的就是判断力。判断力首先预设人的概念,通过自然的合目的性概念提供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的中介,从自然到自由,自由要实现为自然,而自然又培育出人的主体。因此,自由的主体的判断力是一个中介性概念,把自由和自然结合起来,这个概念使得从纯粹理论理性向纯粹实践的理性过渡,使得我们从自然规律向终极目的道德过渡成为可能。因此,审美判断力的连接作用促进了内心对道德的感受性。



在康德看来,作为一种实践的目的行为,道德律应当考虑其效果,在应当的终极目的中道德律始终着眼于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责任。而道德实践也是一种目的行为,本身具有目的论的维度,其先天原则在审美判断力批判中起作用,当审美判断力的自然合目的性原则被推广到自然目的系统,且从自然目的论进向道德目的论,从自然神学进向道德神学,这时道德在整个自然目的性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被真正确立起来了。因此,审美判断力有超越其他两个维度的更高的自由度。

  

总之,无论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的关系,还是它与批判哲学和形而上学体系的关系,在康德那里都是着眼于人的各种心灵能力的关系,即人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康德的认识论中,人的主动的立法能力,只是在有关客观自然知识中起了自发先天的作用,这是《纯粹理性批判》提出的。在审美判断力中,人性和人道本身成为各方面所关注的核心,这是直接通往实践哲学和道德哲学的。而在审美判断力批判最后方法论中,反过来又把有关人性的知识和对道德的情感看作是对艺术鉴赏的入门,在这个意义上,席勒发挥出“审美的人才是完整的人”的人道主义原理。在这种结构中把握审美,才能把美学不仅作为艺术鉴赏的趣味和技巧,更是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36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邓晓芒:改造康德美学的认识论结构 | 社会科学报

邓晓芒:美学衰落?不,还有传情论美学的坚守(一)! | 社会科学报

邓晓芒:如何学会讲道理?丨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